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危險的「正能量」故事



考慮了很久,應不應該寫這篇文章。事緣看了一段新聞:一個曾患抑鬱症想自殺的學生,在覆核成績後追回DSE最後一粒星,「補中成為狀元,令她成為新聞焦點。又看見有朋友視之為「正能量」轉載,加上盧凱彤剛輕生的背景,越看越不安。我掙扎了很久,應不應該把想法寫出來呢?要寫,我要派很多頭盔,不是自己戴,人家怎樣看我我唔係好CARE,但我CARE呢位學生,頭盔是用來保護她——因為在網絡世代,隱身的網絡判官肆意批判又毋須負責,平常事可以很快變質成很壞的事

所以,開始之前,先派頭盔:本文不是要批判一個人,也不是以專業角度去剖析情緒病的文章,而是指出一個現象隱含的問題本質。剛巧這段新聞令我想到這個問題,故借此為參考例子闡述己見。我衷心為這位同學高興,絕無怪責、批評之意,也懇請大家記住這個初心,唔好借我刀去錯殺伯仁

看畢這段新聞,第一個疑問是:究竟是誰主張要為最後一粒星覆核成績?

為取得圓滿成績去覆核,有沒有問題?一般而言沒有,覺得自己實力非凡、考官出錯甚至單純博一博去覆核,問題不大。但如果一個曾因成績而患抑鬱症和有自殺傾向的學生去追最後一粒星,我不安地有所保留。

抑鬱症的新聞很常見,自己也有朋友患情緒病,我發現,這些新聞主角和朋友,除了因經歷創傷外,看上去很多都是所謂的「人生勝利組」。看他們的牌面,覺得他們都活得比我好,但背後,原來已憋出了情緒病。最極端的一個例子:有對富有夫婦,每天晚餐幾乎都是四位數字落樓,卻滿懷心事,原來是「很怕不知哪一天失去這種質素的生活」。原來,我們很多人活得比他倆開心。

像盧凱彤,外人看來,不是很好嗎?出道早,有名氣,可以在樂壇捱到今天,創作自己喜歡的音樂;性取向受社會壓迫但仍找到愛侶還結婚了,近年去台灣發展也很順利……但偏偏,是她患躁鬱症而輕生。

那學生成績已好好,但自稱性格追求完美,介意他人看法,覺得同學和老師喜歡她是因為其成績,名次落後了便覺得人生沒有希望。換言之,學生是因為學業壓力而導致抑鬱,而這種壓力又源自性格。

剛巧,星期日黎智英在蘋果副刊寫道:「樂觀者是天生,正如一個人高矮是天生一樣,是基因遺傳,他們患抑鬱症案例也較少。樂觀者傾向往陽光一面看事情,性格較積極,開朗和自信,生活過得比一般人愉快。」

雖然抑鬱症成因頗多,但我認為,性格是重要一環,而有一種性格特別易憋出病,就是事事追求完美的性格。近日看盧凱彤的報道知道,她曾自認是個十分認真和要求高的人,力求完美。那本來是藝術家的可貴氣質,唏噓的是,有些人不幸對抗不了其副作用。

所以,要解決一個人的抑鬱根源,很多時要從性格入手,即使性格是難以完全改造,但我樂觀地相信,可略為抒解,潛移默化,持之以恆,人會變得不那麼悲觀——但不是事事「正能量」,而是學習佛學說的「放下」。佛家說,人擁有太多,煩惱也很多,放下,其實就是從根源解決過多的壓力。事事都要掌控在內,事事都要最好,越是不捨;越多不捨,就越煩惱。如果你嫌這番道理太深,你google一下今年金像獎楚原的說話,也是異曲同工。

這就是何以我如此在意這則新聞。能否成為狀元,本就有運氣成份。如果覆核機制容許降級,把所有科目都覆核一次,學生可能會在其他科丟失一些星星。她覆核的是通識科,碰巧我有教,有時回看從前的批改,會覺得那刻手鬆了,又或手緊了,引申開去,評卷員在不同時空也會手鬆手緊(特別是作文、通識等沒有絕對答案的科目),很自然。這就是無法掌控的「運氣成份」。

我再強調,如果學生未曾有過情緒病,「追埋粒星」,問題不大。但既然學生曾經被成績和名次害得那麼苦,何必再加強其對此的執著呢?如果我是她的父母,覆核主張由她提出,我只會勸說,其實她的成績已經是「任我行」,讀什麼學系也可以,多一粒星,少一粒星,完全沒有影響。有些事,盡了力便是無悔,始終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掌控,何況她已盡力到「受過傷」。

聽不聽也好,這是潛移默化的過程:讓一個曾受學業壓力之苦的人明白,不完美之美,在於追求的過程。

但訪問中,同學說「從未介懷過一粒星的得失」,如果放下了,不介懷,何必再追?所以我又想,這個主張會不會不是她自己提出,而是學校、父母或朋友呢?

我不知道,但我接觸過很多學生,其壓力之源就來自成人的執著己見。因為差一粒星「唔抵」?因為可提升「平民學校」的校譽?因為「梗係博一博」的僥幸贏盡心態?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對一個患過嚴重情緒病的學生,成人世界錯過了引導她「世事確不能盡如人意」的機會。取得完美成績,在人生路上,其實也不過爾爾;鎂光燈下多少個狀元已不知去向;出來工作一段時間,根本沒有多少人對你會考成績感興趣,但,人生還要面對很多不如意的挑戰,讀醫的沉重壓力、做醫生的挑、欲救無從的失落、事業、戀愛、做父母等等,每換一個角色,便發現越來越多無法掌控也不可能完美的事情。欠一粒星的結果,不是上一的良機嗎?不是引以為鑑的記錄嗎?不是讓人從根本改變對世事的看法,從而在根源上解決情緒問題的機會嗎?

同學走出抑鬱深谷,成為狀元,自然變成新聞賣點。但若視之為一個「生命鬥士」的故事去解讀,是一種誤讀。報道中,學生要求醫食藥,之後做運動減壓,換言之,壓力仍然很大,只不過像打麻醉針而不覺痛楚般,其實沒有對症下藥,還未成功從個人價值觀去抒解壓力。把這種新聞視之為「克服困難」的「正能量故事,你不覺得很危險嗎?

情緒病不同其他病障,其可怕之處是毫無先兆,突如其來,也難以從一個人的背景和行為預測——當人人看到盧凱彤走出深谷,卻看不到其靈魂已身在深淵。情緒病,多可怕啊!

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張寶勝與胡鞍鋼的特異功能


張寶勝去世,才記起這個「超級神棍」。年輕一輩多不知張是何許人,他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紅極大陸的「氣功大師」,自稱擁有「特異功能」,能隔空取物、徒手點火、看穿物件——咪即係賭聖?冇錯,咪就係賭聖嘅角色原型。

1982年,本是礦工的張寶勝自稱有特異功能,種種表演令人驚異,還引起中共領導注意,能力不單被肯定,中共更希望將其異能發揮在軍事上。張自此享有國家領導待遇,成為「中國國寶」,政商名流爭相攀附。正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張寶勝掀起異能熱潮,大陸從此出現不少自稱擁有特異功能的人。到1988年,特異功能的騙局才被中國科學家踢爆而踢爆記錄延至1995年才對外公佈。換言之,全國上上下下都被張寶勝騙得團團轉,堪稱中共荒唐史之一。

今天回顧,很多人說,中共的領導人真是蠢透,當年竟會相信如此無稽荒誕的事情。除了蠢,其實還與當時的大環境有關。
張寶勝的特異功能,明顯只是魔術,還是較低級的。如果今日有人做同樣的表演,你會立即質疑是魔術。但在1982年,文革完了六年,改革開放推行了四年,大陸仍然封閉,外國東西不流入,吹捧也易被打成毒草漢奸。魔術表演是西方文化,八十年代已發展成熟,但當時知道的大陸人又有多少?在香港則相反,特異功能興起的同時,香港人最愛看的是魔術師大衛高帕飛(David Copperfield)。當年無線電視久不久會播大衛的魔術節目,是我小時候必看的節目之一。1986年,大衛還在大陸表演了一次「穿越長城」的魔術,震驚全世界——大衛開宗明義說那是魔術,不是特異功能,換了張寶勝,就會說自己用特異功能穿牆過壁,因為當時,表演魔術難以賺錢,除少人認識,還因為魔術屬於中產閒暇玩意,溫飽不足又何來負擔看魔術表演呢?那不是劉謙可以上春晚的年代,很多大陸人連電視都沒有(有的也多是香港親戚送上去),遑論接觸過魔術。(無巧不成話,1987年,張寶勝在測試中,被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踢爆作弊。不知是不是1986年穿越長城的魔術令當時的中共領導意識到,張寶勝的東西會不會只是魔術?)

另外,經歷了三千多年極權帝制與奴才關係文化的中國,在1982年時還剛剛經歷完奴才文化在史上表現得最醜惡的文革,便可說明,「質疑」是難容於中國文化,也令中國人難以陪養出科學精神。可是,科學精神、批判思考的原點就是「質疑」,但極權帝制不容質疑,延伸到文化血液裏,就形成不喜歡質疑的文化基因。小朋友最愛問「點解」,覺得不合理很自然會提出質疑,這本是大部分人的天性,但在中華文化裏,這種天性在社教化下被迅速壓抑,由皇帝、官員到老師、父母以至所有長輩,都不愛被質疑,質疑被視為反叛、唔聽教、壞孩子等,要受懲。慢慢,這個民族變得不愛質疑,人人敢怒不敢言,把質疑吞回肚裏,代以「係咁㗎啦」、「唔鍾意咪走囉」、「我話OK就OK」等迂腐、崇權、盲從、犬儒的性格。更甚者,誰提出質疑就是阻人發達,阻人發達尤如殺人父母,提出質疑者首先就要被批死了。

十幾億人,總不會人人都不學無術、毫無批判思考又不敢言吧?問題是,你有質疑的自由嗎?在沒有網絡的八十年代,想質疑又從何發聲呢?尤其張寶勝已獲國家領導待遇,誰提出質疑就是質疑領導人的智商,在一個沒有言論自由的國度,質疑很快被消音,發帖很快被刪。一個連《小熊維尼》都成為禁片的國家,你還期望有質疑領導的聲音嗎?

還未說奴才文化呢!1982年,文革才完了幾年,即奴才文化在歷史上最囂張的時代剛過,即使六四前的八十年代已是中共最開明的年代,但張寶勝既得領導待遇,奴才只會如蟻附羶,紛紛巴結,大加吹捧,誰會提出質疑這麼傻呢?中國人本就愛吹捧怪力亂神,義和拳就是一個例子,那不是騙倒滿清領導人慈禧嗎?然而,是不是滿清高層個個都是白癡呢?應該不會,但慈禧一個白癡便夠了,只要他相信義和拳真的刀槍不入,你抱着殺頭的危機提出質疑,你才是個白癡。

說來可笑,1981年有一套台灣電影叫《假如我是真的》,不單在大陸,在香港也是禁片(直到1989年才解禁)。片中描述男主角假扮高幹子弟,迅即得到全國上上下下的巴結禮遇,從而揭露大陸文革之後官僚特權、走後門等荒謬情況。如果大陸沒有禁制,如果中共領導人認真看看、反思和提防,那麼張寶勝在翌年就不應能借異能上位,而令領導人遭人一世恥笑。(譚詠麟憑這套電影奪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但相信今日他寧願沒有拍過這部電影)。

對外封閉與資訊不自由導致無知,威權文化與專制皇權導致害怕質疑,奴才文化與打壓言論導致無人敢說真話,這就是阻礙中國人進步的三座大山,也是張寶勝能成為國家紅人的劣土。
但中國人有沒有汲取過教訓呢?沒有。多謝特朗普,不用船堅炮利去攻打拳匪,只用關稅便粉碎了中國經濟的「特異功能」。正在此時,全國卻揪出一隻代罪羔羊,叫胡鞍鋼。
胡鞍鋼是清華大學出身的中國學者,曾任中國國情研究所所長,即所謂「國家智庫」,其撰寫之報告直達中央,堪稱「國師」。他曾吹捧「中國的高技術已經超越美國」、「中國發明的國際專利已經超越日本」,令中國上上下下一起high爆,直至特朗普翻枱,中國上上下下才醒覺是一起「揩嘢」。

如今,胡鞍鋼成為眾矢之的,指他須為「中國製造2025」等浮誇口號造成的國家龐大損失負責,連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也嚴正指出:胡鞍鋼的主張,違反常識。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教授張鳴更發炮狠批:
「大學者在美國鍍過金,現在是清華的資深教授,完全不懂什麼叫科學論證,純粹以權玩人。為何連小學生都騙不了的指鹿為馬遊戲,他居然能做,做出來,還堂而皇之地發表在清華大學報,還在媒體大肆鼓吹,生怕人家不知道。他以為天下人都是秦二世胡亥,可以任他耍戲嗎?」

哈哈,當看見這個評論,再看到張寶勝的死訊,我便懷念起張的時代——是啊,為何連小學生都騙不了的特異功能遊戲,他居然能做,做出來,還堂而皇之地在領導人面前表演,在媒體大肆鼓吹,還享有國家領導待遇呢?

不就是上面講過的嗎?所以,我很同情胡鞍鋼,他不是張寶勝,張寶勝是貨真價實的騙子,胡鞍鋼是貨真價實的學者,他可能真心相信中國大陸強大得能征服宇宙,如今結論只是成王敗寇。但又有沒有人質疑,為什麼從來沒有人事先質疑和指正胡的狂妄言論,反而跟隨其魔笛而起舞呢?

最後想說,張寶勝還是有貢獻的,他成就了賭聖和大軍兩個經典角色,讓我翻看又翻看,笑翻又笑翻。

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

融合了,何必來搶疫苗



大陸出現假疫苗,人心惶惶。李克強指那是違反人的道德底線。但你驚訝嗎?大陸早已一次又一次違反人的道德底線,由假奶粉到假疫苗,這個民族早被認定連嬰孩都害;而把一個說不出任何罪名的所謂異見者的遺孀當人質軟禁,用來做交易籌碼,難道又不違反人的道德底線嗎?

再不道德的事,發生在大陸,早已麻木吧!

只是,一說到假疫苗,大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仍是香港,不禁令香港人悲涼不堪。

英國人撤出香港前,本就為香港打好疫苗。政治上最惡的病毒,叫做權力,幾千年了,感染者不知凡幾,權力先讓當權者腐化,再危害國家。後來西方發明了制度上的疫苗——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互相制衡、司法獨立、民主普選、憲法保障、獨立監察機構、有言論自由保障的傳媒、文化多元、公民教育……。九七前,英國人為香港接種這支N合一疫苗,目的就是分權,讓權力這種可以滅國的病毒難有適當空間繁殖。

結果惹起大陸反枱不認賬。因為這支疫苗是針對權力的,而中共就是世上數一數二的中央集權,換言之就是針對自己,結果,中共及其在港的爪牙在主權移交後立即推翻,率先把強抗體「議會」廢掉,重組成臨時立法會,令疫苗的效用大打折扣。

然後就是訂立長遠大計,伺機廢掉所有抗體。香港的制度疫苗,不是自己經歷一場大病(如追求獨立、民眾起義等)而自然獲得,是外來接種,所以非終身免疫,抗體數量會隨年月減少。香港本來就要注射加強制,如實行雙普選,但中共的爪牙就是不讓你好過。他們會告訴你,自己正為香港注射加強劑,但實際就如長生生物的疫苗一樣,全屬劣貨假貨A貨。他們告訴你:中央先欽點候選人再由你投票,是民主;功能組別都是普選啊;建制派霸佔議會等於廣大民意支持,即使那是種票得來;犯法是破壞法治,不犯法就是法治,警方選擇性執法又是法治,官員犯法不拘捕也是法治,告曾蔭權不告梁振英的雙重標準都是法治;報紙能出版而黎智英沒有被拘捕就是有新聞自由;不能討論港獨仍然是言論自由因為自由不包括中共不喜歡的題目;銅鑼灣書店案、一地兩檢都不是越境執法而是一國兩制的體現……

廿年來,香港的抗體數目不單自然減少,還受到以上種種假疫苗的侵害,削弱香港對濫權的抵抗,這裹的人卻還自覺有很好的抵抗力。

為了加速令抗體失效,以上手段還嫌太慢了,最好還為你換血,溝淡抗體。單程證新移民為香港換了多少血?這些血沒有接種過抵抗權力的疫苗,甚至本身就是帶菌者,輸入香港,不單起不了對抗作用,還加入打擊你的抗體,紛紛投票給建制派保皇黨,收少少錢就去參加打擊抗體的遊行示威,部分連臉都不敢露。

最可笑和可悲的,是有一批香港人,全天候投共,天天都利用自己的權勢侵害香港,大合唱唱好中國、唱好大灣區。這些帶頭消滅香港抗體的人,得到主人賞識,撈得風山水起了,早已鋪了後路,有什麼事,沒奶粉,沒疫苗,他們會立即去外面搶,不少還一邊說愛國一邊拿着外國護照,包保搶到手,有難當可避過。他們在過去十多年,是踏着下一代的福祉而上位。

好了,到梁振英上場,來一個病毒變種。假疫苗擾亂了原來的抗體,新血本就帶菌,再加一隻厲害的權力病毒CY,一輪大洗牌,新病毒出現了,香港所剩抗體無多,逐一逐一失效。

結果,不就是這一刻的香港嗎?

好了,死就死吧!但你又怎想得到,世上有這麼賤的族群呢?無事無幹,看你不順眼,對你口誅筆伐,說你搞事,說你沒有支付寶很落後,告訴你大灣區是寶,叫你快搬上去;到自己出事時,第一時間想起的,不是大灣區,而是香港,想到要來落後的香港搶奶粉搶疫苗。

這一大群人,這一大群孩童被害得大頭、被注射假疫苗的人,面對違反人類道德底線的事不斷發生,從來不去反抗,不去施壓,不去問那些大藥廠,不去問他們的政府,卻第一時間想到要去外面搶。是,也有少撮人反抗過,為結石寶寶出頭,結果原告變被告,但這不是李克強口中「違反人類道德底線」的事嗎?為什麼這麼多年了,這一大群人都無動於衷,一有事,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他們眼中很多人搞事、反對反上腦、阻住地球轉而看不起的香港?

為什麼有這麼賤的族群,無事時不斷要破壞香港賴以成功和保持健康的體制,反過來說保衛這些體制的人是搞事是破壞香港,誓要香港墮落到大陸的水平?如今,你們不是如願以償嗎?高鐵、沙中線、港珠澳大橋、鉛水等醜聞不是大陸化的最佳例子嗎?還有,據報道,負責管理疫苗的藥品安全總監正是三鹿奶粉事件被處分的孫咸澤——香港不是朝這個方向發展嗎?越無能越鄙劣的人,只要為國家做事,也可以扶搖直上啊。

我們原來的制度很壞很壞很壞啊,是英國人留下的地雷,我們已順利融合了,進步了,不要再來香港搶什麼,說不定我們的疫苗也是長生生物的啊。

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

求診先問你有冇買保險


昨天《蘋果日報》介紹了《急症室的福爾摩斯II(增訂版)》這本書,作者是資深急症科醫生鍾浩然。當中提到,有私家醫生把病人當「搖錢樹」,沒充分檢查便斷言病人患腹膜炎,安排留院及腹部電腦掃瞄,「埋單」要兩萬元;翌晨改到公院急症室求醫,卻發現只是普通腸胃炎。病人母親更說:「嗰個醫生根本就無當過我哋係人,喺佢眼中只係一棵搖錢樹。」

約十年前,我也經歷過類似的事。

那時,我患上了慢性鼻竇炎,一連幾個禮拜都流很多青黃色的鼻水,卻沒有感冒徵狀。看了幾次醫生也沒見好轉,最後唯有看專科。

先說明什麼是鼻竇炎。鼻竇是鼻腔裏面一些很細小的孔,血管很少,故藥物較難送到這些地方。一般的治療方法,是服用三個星期至個多月的抗生素,確保長時間把藥物送到鼻竇,將引起發炎的細菌完全消滅。如果這樣也不能康復,有可能要做手術,但很罕見。

當時,我聽聞很多人到某大財團開辦的私家醫院產子並大讚其服務。剛巧,我居住的地方附近,有這家醫院的分科診所,於是我便到那裏的耳鼻喉科求診。我記得,那個醫生很年輕,西裝骨骨,但看上去有點像Sales。他很快判斷我應該是鼻竇炎,開了幾天抗生素,然後叫我翌日去附屬的醫院照電腦掃描(CT),再回來覆診。

我只好聽從吩咐,去那家醫院登記。登記時,我對一條問題非常深印象——「你有沒有買保險?」還是首次有醫療機構問我這樣的問題。我坦白告訴對方我有。

照CT很簡單,過程很順利,盛惠二千七。因為沒有住院,也不是意外造成,所以保險不包。

到覆診日,醫生看完CT,確定是鼻竇炎了,便說再開一個星期抗生素給我,如果下星期沒有好轉,便要動手術,手術是全身麻醉開刀的,他一邊指住CT片一邊解釋手術如何做。

一星期後,沒有好轉,醫生叫我去附屬醫院排期開刀。

這一刻,我覺得件事有點痴線。鼻竇炎,不是什麼罕有疾病,也不見得會輕易死人,平時傷風感冒你流帶色鼻水,其實也是急性鼻竇炎,不過一般隨傷風感冒結束而痊癒。我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鼻竇炎要開刀?錢不是問題,因為正如我說,我買了保險,住幾天醫院做個手術,問題不大,問題是,那是全身麻醉的開刀手術,全身麻醉已經有一定風險,麻醉後有沒有後遺症、對身體的損耗如何等,叫人憂心。一個人,如果可以避免做這種手術,當然避免,為何我要冒這個險去醫治一個本就平常的病症?

我完全接受不了這個建議,於是決定看另一個醫生,尋求second opinion。經朋友介紹,我到位於旺角中心的一個耳鼻喉醫生求診,是那些在公立醫院做了很多年再自己掛牌的資深醫生。

我見到醫生,便解釋我的病情,並拿出CT片給他看,問他我是否要開刀。他邊聽邊皺眉和有點不耐煩,如果他不是醫生而是地盤工人,他應該會說一句「痴X線」。最後他正眼都沒有看過CT片,便幫我看症。只見他把一個裝有小鏡頭的儀器塞入鼻孔,我便可以從黑白的螢幕看到自己鼻竇的情況,他一邊講解會怎樣醫,先在診所做一個很小的手術,打通鼻腔(大概那些意思),再服三個星期抗生素,如果毫無改善,才考慮開刀。

我聽從吩咐,做了一個不用全身麻醉、坐着做的診所小手術,然後回家食藥。情況一直有好轉,三星期後只有少許鼻水,已無色。他再用鏡頭一照,說已痊癒八八九九,再吃十日療程應該便沒事了。結果也一如他所料,後來完全康復了。

說起這個經歷,是想大家要留意一些事情:

1. 不要無端端照CT。CT沒錯很簡單,又快又沒有不適感,醫院可以很快做完,但我後來才從另一個醫生口中知道,CT的輻射量非常高,那即是從不同角度拍了很多張X光片,所以他向來叫我照磁力共振(全無幅射但過程耐又較辛苦)。一間診所也有的照鼻腔鏡頭,而我卻無端端去照CT受了很多輻射,完全係洗錢搵自己笨。

2. 即使買了保險,不要以為不用付錢便隨便接受手術的建議。《急症室的福爾摩斯II》這本書和我的經歷告訴大家,醫生不一定偉大,動手術加住院可收取最大筆診金,照CT也是極有效率的賺錢方法,故可能會是某些醫生或機構的首要建議,但如無必要誰願意去做手術?

3. 面對麻煩的病症,必須必須找second甚至third opinion(但不是搵GOOGLE)。

4. 私家醫院服務一流,住得舒適,姑娘有禮,包裝漂亮,但那些醫生不一定比其他醫生包括公院醫生好。

5. 在當今的香港,什麼專業都可以Sales化,明辨的批判思考十分重要。

6. 醫生掌握的專業知識是平常人不可能掌握的,而且以救人為己任,所以醫生有這麼高社會地位,病人也只能信任醫生,期望醫生有極高的專業操守。所以,醫生變成Sales,只為診金而沒有給予最適合病人的意見,當你是搖錢樹,是最為卑劣的人。